5月14日至18日,学校召开了“双一流”建设和二级单位预算的工作交流会,听取“双一流”建设项目年度安排,分析“双一流”建设学科竞争力情况和研讨其高质量发展内涵,明确年度工作目标,探讨通过二级单位全成本核算机制推进校院两级预算和绩效管理工作。会议分人文社科、理工科、医科三场分别召开。校长许宁生主持会议,校领导桂永浩、金力、袁正宏、许征、周亚明、张志勇、陈志敏、张人禾、徐雷出席会议,上海医学院领导吴凡、汪志明、毛颖出席医科专场会议。各院系、科研实体运行机构党政负责人,附属医院分管院长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首先,许宁生校长对会议目的、安排和交流主题作了介绍。他说,学校每年应该安排一至两次学校与二级单位的对话会议,针对学校年度事业发展和教学科研学科人事财务基本保障等问题进行两级交流沟通,提升共识度,及时解决问题,更好地实现两级联动,推进发展目标的实现。
他说,今年会议聚焦“双一流”和二级单位预算两项工作开展交流对话。为了进一步促进二级单位与学校两级的“双一流”建设目标更加紧密结合,加强两级联动,共同把握好学科建设要求,明确发展指标,加强二级单位预算管理与执行能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学校用了一年多时间梳理建立了全校学科发展和“双一流”、二级单位全成本核算动态数据库。本次会议,学校部门向二级单位提供 “双一流”建设项目安排、“双一流”建设学科和承担单位的竞争力分析与年度目标建议、全成本核算情况等内容。会上,相关职能部门按照学校要求就相关数据进行了详细解读。各二级单位结合本单位情况,提出了各自关心的问题。分管校领导就各单位关心的科学研究、经费使用、人才引进、学生培养等问题进行了回应。
许宁生在总结讲话中指出,2020年是“十三五”计划收官和“双一流”阶段性总结之年,也是谋划“十四五”发展的规划之年。在抗击新冠疫情的特殊背景下,各二级单位仍然要紧盯“双一流”建设目标,抓紧推进各项建设任务,合理安排项目进展,积极开展预算调整和加快预算执行。
着力强化“三个一流”意识和提高内部提效能力,实现高质量内涵加快发展
学校在2020年将进一步提升“双一流”建设项目的覆盖面,努力解决二级单位和学科关注的资源配置问题,着力提升广大师生的获得感。同时,学校将进一步优化“双一流”矩阵式管理模式,推进“双一流”学科学术发展中心建设。许宁生强调,各二级单位务必进一步强化“三个一流”(即一流育人质量,一流学术成果,一流社会贡献)意识,从“内部提升”转入“内部提效”新阶段,实现高质量内涵加快发展。学校分管校领导和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发挥二级单位在“双一流”项目的遴选、把关、管理和组织协调等的作用。各二级单位要与学校共同做好学科布局与发展规划,根据学科特点定制各自的高质量发展指标,全力以赴推进各个项目,保质保量完成各项任务,对本单位师生负责。
着力探索形成具有引领性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
许宁生指出,人文社会科学的评价有其独特性,复旦大学作为全国高校人文社科的中心之一,理应承担起建立具有引领性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的职责。要系统谋划人文社科学科和人才的评价体系建设,结合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不同特点,确定评价导向、评价方式和评价内容。要研究人文社科著作类成果评价的复旦方案,完善人文社科教师评价体系,进一步激发广大教师的活力,为青年人才打造成长成才通道。
着力提升学科自身建设能力,构建具有高共享性的学科基本科研平台和推出具有学科特色的自选项目
许宁生指出,学科基本科研平台是各学科高水平科研产出和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要在“双一流”建设中加强学科基本科研平台建设,尤其是鼓励各学科强化推进仪器设备共享,让平台为更多的教师服务,成为凝聚学科各项资源、促进教师交流合作的真正基石。各学科要围绕学科整体发展规划和重点学术方向,认真做好学科的空间规划和共享平台仪器规划和共享共用机制的落实,进一步发挥共享平台的优势。
着力创造在综合性大学办医学院的复旦模式
许宁生肯定了以上海医学院为主体的医护人员和科研人员在此次抗击疫情斗争中作出的重大贡献。他指出,上海医学院在过去五年,在枫林校区建设、国家级平台成功组织申报和建设、扩大医院实力支持上海亚洲医学中心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促使上海医学院综合实力进入了全国一流前列!他认为,上海医学院在过去一年的深化医学教育改革工作中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他希望上海医学院党政班子继续带领医学院各二级单位和师生以干大事、干实事的劲头,坚定信心,发起并推进大的行动计划,把上海医学院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医学院。许宁生强调,上海医学院要进一步领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精神和深化医学改革合作协议的核心要求,坚持和执行好综合性大学办医学院,上海市、教育部和国家卫健委“共建托管”,院系和医院整体实化运行等基本原则,走出在综合性大学办医学院的复旦模式;要不断巩固基础学科优势,大力发展临床医学,强化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结合,培育学科新的增长点;要统筹上海医学院和各附属医院资源,抓住上海医学院和各附属医院空间拓展的契机,优化医学科研公共平台的空间布局;要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办医优势,用好人才机制,紧密加强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理工科等学科的交叉合作,形成解决重大问题的合力。
新闻链接:https://news.fudan.edu.cn/2020/0522/c4a105202/pag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