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肝外科专家樊嘉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肝外科专家周俭领衔的精准医学团队,在参与的肝癌蛋白质组学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相关研究成果论文以《蛋白质组学发现早期肝癌新治疗靶点》(Proteomics identifies new therapeutic targets of early-stag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为题,2月28日发表于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Nature)上。我国科学家的这一重大研究突破,具有广泛的社会应用价值,被称为“中国人类蛋白质组计划”迎来的“第一道曙光”。
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院院士、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北京)首席科学家贺福初领衔,樊嘉、周俭团队与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等单位的有关科学家团队共同完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外科孙惠川、杨欣荣是研究成果论文共同第一作者,胡博、朱小东和黄成参与了该研究。
该研究通过对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手术切除的肝细胞癌及配对癌旁组织进行蛋白组学和磷酸组学分析,提出早期肝细胞癌的蛋白质组学分层方法,并发现甾醇O-酰基转移酶1(SOAT1)表达水平与肝癌患者较差的预后密切相关。研究团队随后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54例肝癌组织芯片中得到进一步验证:SOAT1的表达水平与肝癌患者的总体生存时间显著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SOAT1是早期肝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为了进一步挖掘SOAT1的临床价值,研究人员利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外科构建的PDX模型进行了SOAT1抑制剂——阿伐麦布(avasimibe)的药效学研究,以往该抑制剂作为一种治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进行临床试验,还从未发现其抗肝癌作用。研究团队发现,阿伐麦布能够显著抑制SOAT1高表达PDX模型的肿瘤大小,且未观察到明显毒副作用。临床前研究结果显示,阿伐麦布有望成为肝癌靶向治疗中的一种新型药物,在肝癌药物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樊嘉表示,上述研究成果发现了肝癌精准治疗新靶点,开启了蛋白质组学驱动的精准医学新篇章。
新闻链接:https://news.fudan.edu.cn/2019/0301/c5a97753/pag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