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问近思”大调研:从求解到优解,破局学科建设难点

发布时间:2023-06-18浏览次数:616

在复旦大学面向未来的学科布局蓝图中,在全球合作竞争及国家战略需求下,基础学科坚如磐石,应用学科音声如钟,新兴学科活跃涌动,交叉学科协同融汇,学科有代谢,发展无止境。

为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顺应全球科技创新新趋势和人才竞争新动向,面向2035、2050 的中国式现代化远景目标,学校正在开展前瞻性、战略性的学科布局,把握时代大势,以期形成“第一个复旦”建设引领卓越的基本源动力。

校党委书记裘新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专题党课中指出,聚焦一流学科建设的“珠峰之巅”,要从引领与倒逼入手,推动学科专业结构调整。面向长远发展目标,在“切问近思”大调研中,畅想学科发展的“理想国”,脚踏学科建设的“现实国”,学科建设专题调研组走访座谈各学科建设单位,面向校园内外,问计专家学者,梳理文献资料,问路求解。

学科是建设“第一个复旦”的龙头,为学校未来的学科发展把好龙头方向,是专题调研组的重要任务,不仅只是简单地找答案、找路径,还必须找到真正适合复旦未来大发展的最优解。

专题调研组聚焦我校学科发展规模、速度、结构、效率等关键要素,围绕“小切口、真问题”开展系列调研,检视我校学科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性,力求寻找学科发展在建设“第一个复旦”中发挥龙头作用的堵点难点和关键着力点。

构建“理想国”,高站位擘画学科布局蓝图

基础学科是复旦学科的基石。“真正的原始创新来自基础研究,要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实现全面超越,就要在自己家的院子种自己的树,这样才能源源不断结出自己的果子。”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校长金力如是说。

中国语言文学系系主任朱刚在调研访谈中表示:“这次调研很好的一点就是从提纲开始就注意到了各个学科的发展处境的不同。我所在的基础学科,首先是要坚持守正,在更好守正的基础上探索创新。”

数学科学学院副院长陆帅谈到:“数学学科在军民融合科技发展上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很多颠覆性技术的发展都需要数学基础理论和新型算法的突破及其应用的实现。”

“复旦的附属医院为什么能得到病人认可,从根本上说是复旦的生物学、基础医学、药学等基础学科的科研能力对临床医学发展提供了支撑。”临床医学院常务副院长陈世耀提到了基础学科对临床发展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希望进一步打通学校、医院的科研交流平台,发挥好复旦的基础科研优势,充分调动医生和科学家的积极性,形成医工、医理、医文融汇的创新力。”

专家们对学科变迁有着共同的认识: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会对学科布局产生深远的结构性影响。如何面向2035、2050年的国际学科发展趋势、国家战略需要和复旦的世界顶尖定位来谋划复旦的学科布局?如何进一步建设好新文科、新工科、新医科,主动迎接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与挑战?如何落实好《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布局一流学科方阵,更好的把握好学科互动融合,涌现创新性研究成果?这些问题成为专题调研组要解开的一道道关键必答题。

带着问题,专题调研组在本校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还奔赴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兄弟院校,围绕高校发展与中长期学科布局、资源投入与综合评估机制、实体运行科研机构平台建设等问题开展专项调研,交流建设经验,为“第一个复旦”建设拓展思路。调研组走访了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工艺实验室,就半导体器件制造和集成电路工艺研究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在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学习其面向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战略而优化学科布局的经验做法。在中国人民大学,调研组深入了解其学科布局、高端智库平台和“双一流”建设经验,双方就人文社会科学服务国家战略的具体举措进行了深入研讨。

调研组赴北京大学调研,参观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工艺实验室

“我们的学科规划不能只看当下缺什么,而是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面向全人类,面向国家需求,哪些问题还卡着脖子,要想想5年、10年乃至20年的世界格局和国家产业需要是怎样的。”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朱扬勇在谈及学科规划时深有感触。现代物理研究所所长沈皓认为,“我们做学科建设调研,不仅要了解兄弟高校在做什么,更要明白国家的需求在哪里、前沿的方向在哪里,同时也要重视学科交叉融合。凝炼了这些以后,就会有新的学科方向发展出来。”这也是专家学者们的普遍共识:复旦未来的学科体系,既要有服务国家战略的高度,也要有引领全球科技前沿的深度,还要有可持续发展的宽度。

如何科学认识学科发展的历史传承和推陈出新之间的矛盾性和一致性,辩证分析综合性大学在学科生态体系构建中的有所为和有所不为,老师们在一场场座谈会上对复旦学科建设的站位和布局提出了建议和更高的期望。

在理工科座谈会上,专家们逐步形成了以打造集成芯片与系统、科学智能(AI for Science)、系统生物学与新药创制三大创新高地的新工科发展重点领域,彰显复旦大学在服务上海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三大先导产业发展中的人才贡献力和创新策源力。

在社科专场的中青年教师座谈会中,副校长陈志敏特别指出要进一步激活新文科发展资源,推进认知科学平台建设,发挥文理综合性大学优势。经济学院副院长寇宗来说道:“复旦经济学科应该积极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突出‘两个结合’,构建方法论意义上的中国经济学研究范式,在为建构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贡献力量的过程中实现学科引领和突破。”

人文社科学科学术发展中心负责人座谈会

正是通过深入细致的调研座谈,学校学科建设的布局蓝图已愈发清晰,建设的动力马达也已蓄势待发。

直面“现实国”,深入基层聆听学科发展难题

在学科建设过程中需要把握务实的边界,把资源投入与人才队伍、学生培养、国家与社会需求更紧密挂钩。学科建设需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专题调研组汲取兄弟高校的经验做法,进一步分析研究复旦现有的学科比较优势,下定决心要为复旦的学科发展突出重点,发挥资源配置能效,加强学科专业设置统筹,坚持既做加法,也要敢于做减法,增强学科繁荣发展的生命力。

随着交叉学科建设和学科交叉的深入,如何建立面向交叉学科和学科交叉的评价体系,是一个难点。“作为交叉学科,我们的工作有时依照理科相关指标要求进行建设,有时候则参与工科专业的考评,希望学校能充分考虑交叉学科的差异性,进一步完善交叉学科的评价机制。”这是大气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义军在中青年骨干教师座谈会上的建议。

打破传统学科评估壁垒,充分尊重交叉学科的客观发展规律和学科特点,解决交叉学科的人才、师资、科研、社会服务评价体系的不均衡、不充分问题,专题调研组深入学科建设一线,与文、社、理、工、医科的中青年教师展开深入讨论,进行问题归类汇总,并结合学校学科管理机制改革工作形成建设任务“施工图”。

“我作为材料科学的学者,曾经有一段时间因为工作关系学习天文学,获得了很大启示。”高分子科学系系主任彭慧胜在座谈中从个人经历出发谈到交叉融合带来的优势,“我从天文学开始,由哲学角度思考高分子和材料科学的问题,也从学习历史中受益良多,尤其是科学史。”

在新工科专场的中青年教师座谈会上,很多老师提到了复旦的新工科建设要以任务为牵引,副校长张人禾在总结时指出,复旦的新工科建设不仅要任务引领,更要引领任务,开展具有创新性、开拓性的科研工作。正是这样的双向交流,不断提升了调研的有效性与启发性。

理工科中青年骨干教师座谈会

从现实到理想打造适应学科发展的学术治理与服务体系

“我希望真正打通所有资源,打通所有师生,打通所有的科研平台,真正做到全方面地、没有障碍地让科研工作向着引领世界一流的方向拓展,这是我们的理想和目标。”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林鑫华在座谈中话语恳切地谈到了使命和责任。

近年来,学校以基础学科建设为发展基石,以实体运行科研机构为载体,在文、社、理、工、医五大门类之间实现深度交叉。实体运行科研机构已成为学校进一步发挥人才能力、实现学科交叉融合的重要平台。学校正在通过创新管理机制,更好服务学科科研前沿拓展和优势集聚,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发挥好排头兵作用。

“希望学校能够提供更多的高水平基础平台,比如专业化的算力平台支持、专业化设备平台支持,实现资源效用最大化,进一步解放科研生产力。”在院系访谈调研中,很多老师提到了高性能算力、大型仪器设备、生物实验等平台资源的支撑力、技术工程团队的专业性,以及资源共享的便利性问题。

据悉,学校目前正在持续投入校级科研平台建设,围绕AI for Science范式和“开放科学”转型,积极推进算力基础性设施,建设中国高校最大的科研算力平台CFFF(Computing for the Future at Fudan),强化工程技术团队建设,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的科学智能研究与应用需求,通过基础平台的支撑,推动多学科融合创新,产生更多的创造性和学科发展增长点。下一步,学校将进一步完善校内学科支持体系,积极实施学科综合繁荣计划,促进学科融合创新与结构性增长。

“希望学科学术发展中心的建设要充分考虑到学科发展的差异化特点,给予一定弹性。”朱刚同时担任着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学术发展中心主任,对于下一阶段学科学术发展中心的建设,他建议既要充分发挥有组织科研的合力,也要激发基础学科自由探索的创新生命力。

历史学系系主任黄洋和哲学学院副院长张双利不约而同提及复旦的学科美誉度和国际交流合作。黄洋提出:“对于复旦的人文社科来说,针对中国的研究很强,针对外国的研究也不可或缺,需要加强相关领域的研究平台建设,通过开展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交流,来提升学校人文社科的国际影响力。”张双利说道:“复旦文科是否能和国际学术前沿对接,凸显我们的特色是关键。稳定的、国际化的校际合作项目对推动科研机构的发展意义重大,能有效激发学术活力。”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苏长和出谋划策道:“首先要对学科做好发展形势和定位判断,特别要重视国际学术组织建设和国际传播,要有组织地提高复旦的国际影响力。”学校正在牵头筹划新一轮国际合作,提升国际合作能级,重点开展与世界一流高校在“高精尖缺”领域的科技合作,通过强强联手实质提高学校的国际科研水平,推动国际科研合作高端平台建设。

“以前开座谈会谈学科建设,说的最多的是缺资源,通过这段时间的调研,感觉大家现在更关注的是资源的结构布局,还有体制机制改革需求。”作为专家咨询组成员参与了多场调研的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主持工作的副院长杨珉感受到了变化。学科建设也要算好大账、总账、明细账,坚持资源分配的投入产出测算,坚持围绕就业、社会价值贡献导向的供给侧改革。

接下来,专题调研组还将结合目前调研情况,围绕学科建设中面临的突出问题,落地梳理形成任务清单和施策方案,为学校的学科建设工作疏通堵点。同时,高站位地开展学科布局的课题研究,深入分析国际顶尖高校的学科建设及布局案例,并深度结合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坚持立德树人,以若干最具优势的学科为试验田,为推动实现重大科学突破、产出原创重大成果浇筑基础,为夯实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根基提供支撑,为复旦学科发展“修桥”“铺路” “破墙”,合力攀登一流学科建设的“珠峰之巅”。

新闻链接:https://news.fudan.edu.cn/2023/0618/c4a135424/page.htm